毫米越位引爆英超爭議!VAR人工劃線遭群嘲:快成微積分考試了?
毫厘越位引爆英超爭議!VAR人工判罰遭群嘲,球迷怒斥:足球快成微積分考試了?
在英超第8輪布倫特福德客場2比0擊敗西漢姆聯的比賽中,一粒被吹掉的進球讓VAR再次站上風口浪尖——伊戈爾·蒂亞戈的破門被判越位無效,引發巨大爭議。
補時進球被吹,越位線成“生死線”
比賽進行到上半場補時第7分鍾,布倫特福德發動反擊,前鋒伊戈爾·蒂亞戈接隊友傳球後冷靜推射破門,眼看球隊將取得1比0領先。然而,就在球員和球迷準備慶祝時,VAR介入,主裁判經長時間回看後宣布:進球無效,理由是蒂亞戈接球瞬間處於越位位置。
慢鏡頭顯示,判定越位的依據是其身體某一部位比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“超出”了幾毫米。這一“肉眼難辨”的差距,讓現場和屏幕前的觀眾一片嘩然。
高科技“罷工”,人工劃線惹爭議
更令人意外的是,這次判罰並未使用本賽季英超力推的“半自動越位識別技術”(SAOT)。由於全球AWS雲服務突發故障,SAOT係統全麵失靈,裁判組被迫回歸傳統方式——依靠視頻助理裁判手動繪製越位線進行判斷。
這是本賽季英超首次完全依賴人工劃線判定越位,而首次使用就撞上如此敏感的判例,立刻引發廣泛質疑。布倫特福德球迷普遍認為,若SAOT係統正常運行,該進球極可能被判定有效。畢竟,SAOT通過多角度攝像頭和球體追蹤技術,能實現毫米級精準定位,且判罰速度比人工快30秒以上。
英超技術總監托尼·斯科爾斯此前曾強調,SAOT的引入旨在提升判罰效率與公正性,實現“接近絕對準確”的越位識別。可一旦技術“掉鏈子”,裁判仍得靠“手工畫線”,公平性自然大打折扣。
“一根頭發絲的越位”?球迷怒了
此次判罰再度點燃關於越位規則是否過於嚴苛的爭論。許多球迷和評論員指出,當越位差距小到幾乎可以忽略,且並未實質影響防守時,仍機械執行“零容忍”規則,已背離足球比賽的本意。
“他離球門十幾米遠,就因為鼻尖超出0.0001毫米就被吹掉進球?這算什麽戰術優勢?”一位球迷在社交媒體上憤怒吐槽,“現在踢球不用練技術,先去考微積分吧!”
更有網友調侃:“以後球員上場前得先量體裁衣,確保每根頭發都對齊防守線。”
科技依賴的雙刃劍
本賽季是英超曆史上首次全麵啟用半自動越位係統,初衷是減少爭議、加快判罰。但此次事件暴露了一個深層問題:當人們習慣了科技的“精準”,一旦係統失靈,反而更難接受人工判罰的“模糊”。
VAR本為減少誤判而生,如今卻頻頻製造新的爭議。從毫厘越位到進攻幹擾的界定,技術介入雖提升了精確度,卻也削弱了比賽的流暢性與人情味。
上一篇:西漢姆聯主帥:球隊需在方方麵麵作出改善,下輪比賽就是轉機
下一篇:返回列表